11月30日,由深度學習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辦的Wave Summit+ 2022深度學習開發者峰會舉行。百度首席技術官、深度學習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王海峰發表題為《深度學習平臺加大模型,產業智能化基座》的主旨演講。
王海峰公布了飛槳生態的最新進展:截至目前,飛槳已凝聚535萬開發者,服務20萬家企事業單位,基于飛槳創建了67萬個模型。開發者、科研院所、企事業單位、技術伙伴、硬件廠商等等,既是飛槳生態的建設者,也是受益者。飛槳構建了全方位的生態體系,產學研協同,共創、共生、共贏。
當前,深度學習生態持續繁榮、AI技術進一步突破,產業應用亟需再上新臺階。對此,王海峰指出,深度學習平臺加上大模型,貫通從硬件適配、模型訓練、推理部署到場景應用的AI全產業鏈,夯實產業智能化基座,將進一步加速智能化升級。
如何實現大模型產業化?王海峰認為,具有算法、算力和數據綜合優勢的企業,可以將模型生產的復雜過程封裝起來,通過低門檻、高效率的生產平臺,為千行百業提供大模型服務,從而形成一條大模型產業化路徑。
這一產業化路徑已經在文心大模型的產業實踐中得到驗證;陲w槳平臺,百度打造了文心產業級知識增強大模型,包括以鵬城-百度·文心為代表的通用大模型、跨模態大模型、生物計算大模型,聯合共建的行業大模型,以及適配場景應用的工具套件、大模型API、基于大模型的產品、探索生態共建的創意社區等。
目前,文心大模型已大規模應用于搜索、信息流、智能音箱等互聯網產品,并通過飛槳開源開放平臺、百度智能云賦能制造、能源、金融、通信、媒體、城市、教育等各行各業。隨著應用場景的進一步擴大,文心大模型已聯合打造超過10個行業大模型,不斷從行業及企業的特有數據和知識中融合學習,模型能力進一步增強,助力企業降本增效,加快行業轉型升級。
在大模型迅猛發展的當下,支撐大模型開發、訓練和推理部署的飛槳深度學習平臺也在持續進化,優勢更加顯著:動靜統一的開發范式、自適應分布式架構、異構設備負載均衡等,實現大模型的靈活開發和高效訓練;高并發彈性服務化部署、軟硬協同稀疏量化加速、自適應蒸餾裁剪等,實現高效部署。
為了讓大模型產業落地更高效便捷,飛槳提供了全流程產業化工具與平臺,包括大模型開發套件、場景模型生產線等,極大降低應用門檻。王海峰指出,通過高效構建與快速迭代基于大模型的多樣化場景模型,讓大模型的落地像流水線一樣高效。
正如王海峰所言,飛槳平臺與文心大模型,“堅持技術上突破創新,生態上培育耕耘,夯實智能化基座,讓每一位開發者、讓致力于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的社會各界,都能夠在自主的基礎底座上大展宏圖,努力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,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