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月8日,百度集團副總裁袁佛玉參加了人民日報社舉辦的“2022中國品牌論壇”,發表了題為《打造戰略性科技品牌》的演講。
袁佛玉認為,當下是建設世界級中國科技品牌的歷史機遇:這既有內生的需求,也有外在的機會窗口!皟壬枨蟆笔侵,在未來競爭中,“硬實力”我們會持續趕超。但是看不見的“軟實力”,是需要去補的功課!败泴嵙Α卑ㄆ放屏、影響力、構建生態的能力!巴獠康臋C會窗口”是指,要實現高質量發展,從產業的微笑曲線來講,意味著我們要向高附加值的兩端躍升,就是科技研發和營銷品牌。今天,品牌已經成為全球科技巨頭的主戰場之一。
如何打造戰略性科技品牌?袁佛玉表示,品牌源于產品但超越產品,它需要深植于用戶的思想和精神世界才能受到追捧。一個世界級的戰略性科技品牌,在精神理念上有很強的吸引力。對消費者,有獨特的價值主張。競爭層面,叫“我打我的,你打你的”。高勢能品牌力會帶來高溢價,這意味著企業可以一定程度上把握自己的發展節奏,不太受制于短期競爭壓力。
品牌和戰略是什么關系?企業的發展,是以品牌心智來支撐戰略,開拓業務增長的新戰場。比如百度Apollo自動駕駛業務,因為百度積累的技術和人工智能心智,使得它在進入自動駕駛出行服務、智能汽車技術供應商、智能交通這樣高技術門檻的領域,更容易受到市場的認可。百度的自動駕駛出行服務“蘿卜快跑”,已經在全國12個城市運營,從訂單量維度已經是全球最大的自動駕駛出行服務商。百度智能交通已經在全國60多個城市落地。
袁佛玉還分享了如何做品牌的一些思考。她認為,做品牌不能靠點子、靠單個創意取勝。品牌需要建立系統的策略,長期的行動計劃和短期的戰役設計。每家企業都生而不同,可行的品牌力建設路徑也是生而不同的,要避免表面化地去簡單拷貝一個成功的模式。
以下是演講實錄:
大家好,我是袁佛玉,來自百度。
我先介紹一下百度公司。
百度的第一個標簽是高強度技術研發。在2021年中國民企500強中,百度的研發強度排名第一,達到23%。每10個百度人當中,就有6個是做研發的。百度的第二個標簽是人工智能,并且非常重視自主研發,百度在人工智能芯片、深度學習框架、大模型等核心層,都有自研技術,處在全球比較領先的位置。
百度的業務構成,我們稱為三個增長引擎:第一增長引擎是移動生態業務,以百度App為代表;第二增長引擎,是百度智能云,保持著高速增長;第三增長引擎,包括自動駕駛等前沿業務。
今天的百度,正在探索如何打造一個戰略性科技品牌。當下是建設世界級中國科技品牌的歷史機遇:這既有內生的需求,也有外在的機會窗口。
首先說“內生需求”。在未來競爭中,“硬實力”我們會持續趕超。但是看不見的“軟實力”,是我們需要補的功課。軟實力包括品牌力、影響力、構建生態的能力,比如百度飛槳這樣的技術開源平臺。
第二個是“外部的機會窗口”。我們要實現高質量發展,從產業的微笑曲線來講,這意味著我們要向高附加值的兩端躍升,也就是科技研發和營銷品牌。這個飛躍非常挑戰,它是一種思維方式的變化。往下,需要在有限空間里,不斷提升性價比。往上,需要去實現一些抽象的、新增的價值,它需要創新。
今天我們可以看見,品牌已經成為全球科技巨頭的主戰場之一。
看待科技品牌有四個層級,我們稱之為科技品牌四階梯。第一、第二級品牌的關鍵詞是參數導向,關注功能、性能參數,性價比,競爭非常艱難。
第三、第四級品牌的關鍵詞是牽引能力,具有超高的壁壘。在精神理念上有很強的吸引力。在競爭層面,叫“我打我的,你打你的”,不跟別人對比。今天,蘋果手機的利潤份額占到整個行業近80%。戴森的吹風機,賣出數倍于同類產品的價格。都是高勢能品牌力帶來的高溢價,這意味著企業可以一定程度上把握自己的發展節奏,不太受制于短期競爭壓力。
品牌是用戶如何認知你,而不是等于你的產品本身。品牌源于產品但超越產品,它需要深植于用戶的思想和精神世界才能受到追捧。
下面我們從中外科技品牌實踐來看看:
蘋果作為一個殿堂級的科技品牌,它不僅在產品上精益求精,且從誕生伊始就持續構建品牌的思想核精神世界。蘋果有一些經典的廣告,比如《1984》、《think different》,非常深入人心。它構建的思想世界,是勇于挑戰的開拓者和創新者;它構建的精神世界,是改變世界,引領人類向前。這樣的價值主張,是跨人群、跨國度的。
百度是一家以技術信仰激發創新動能的公司,我們聚焦在呈現科技的領先性及其價值。最近,百度和人民日報客戶端合作,利用AIGC技術,創作了《美麗中國》的創意視頻。北京冬奧會期間,百度聯合央視新聞,打造了總臺首個AI手語主播,讓聽障人士也能更好地體驗奧運。在今年的中國國際時裝周上,中國安踏和百度的數字人希加加,推出了全球第一次數字人元宇宙走秀,獲得了非常高的關注,這也是我們的心愿,用創新的技術,讓中國的品牌有更高的溢價,更強的競爭力。
同時分享一點,高勢能品牌的表達,很多時候是針對更精準的窄眾人群的,獲得精準窄眾人群的深度共鳴,變得不可替代。有一句話說,如果每個人都能理解你,那你得普通成什么樣子。普通的泛化的表達,不容易獲得深刻共鳴。而鮮明豐滿的內容,能夠讓品牌形象躍然紙上,清晰獨特。
那么,品牌和企業戰略是什么關系呢。
一般而言,企業家會說,“我先活下來再說,品牌這么高大上的事情以后再看”。大部分企業到最后做品牌轉型很困難,都是因為這個想法。因為品牌形象是用戶心智,是用戶認為你是誰,是用戶選擇或者不選擇你的理由。心智一旦形成,再做扭轉是非常困難的,絕大部分企業都不具備完成品牌形象轉型所需要的系統能力。所以作為一家希望持續經營的企業,很早就要關注品牌。
還有一種常見的心態是,“好產品自然會說話,我把產品做好了,我的品牌自然就來”。其實好產品不等于好品牌,我們的很多產品,都沒有獲得與產品力相匹配的品牌力。市場上有非常多好產品,因為不善于做品牌管理,使得自己的產品在市場上看起來就像假貨,無法得到用戶的選擇。品牌是用戶的認知,而不等于你本來是誰。這一點,我們再多強調也不過分,這種“產品就等于品牌”的想法,會使得企業對品牌的頂層設計重視不足,在競爭中處于劣勢。
而好的品牌建設,會為企業帶來健康的、精準的免費流量,不斷降低企業對短期流量采購的依賴,獲得可持續發展。
企業的發展,是以品牌心智來支撐戰略,開拓業務增長的新戰場。比如百度Apollo自動駕駛業務,因為百度積累的技術和人工智能心智,使得它進入自動駕駛出行服務、智能汽車技術供應商、智能交通這樣高技術門檻的領域,更容易受到市場的認可。百度的自動駕駛出行服務“蘿卜快跑”,已經在全國12個城市運營,從訂單量維度已經是全球最大的自動駕駛出行服務商。百度智能交通已經在全國60多個城市落地。
所以,品牌是關鍵的產業競爭軟實力,但建立品牌很不容易。不管是品牌、市場營銷,還是公共關系,事實上都是百年科學。我們需要理解,做品牌不能靠點子、靠單個創意取勝。
品牌工作需要建立系統的策略,長期的行動計劃和短期的戰役設計。每家企業都生而不同,可行的品牌力建設路徑也是生而不同的,要避免表面化地去簡單拷貝一個成功的模式。
今天,世界變得高度透明,企業必須做到言行一致,才會擁有好的品牌。
品牌、營銷、公關的邊界在消融,過時的組織架構將導致浪費和風險。
品牌形象最終指向企業信譽,是企業最寶貴的資產,是客戶、伙伴、投資人等利益相關方信任感的源泉,是關鍵的競爭壁壘。